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一個24小時讀書的城市 - 杭州


垂柳依依,盛夏的西湖,在雨中泛起一片煙霧濛濛,摒棄嫣紅姹紫的繁花,只以翠綠的柳絮妝點著。情人、文人、少年人……或跑、或蹦、或踱,繞著西子雲鬢邊走著,嘻嘻哈哈,好不熱鬧。遊人如鯽,行人尚且彬彬有禮,從容自在。還是第一趟遇上如此從容的中國景點。

在杭州逛了三天,也許只是走馬看花,但旅遊很多時都是當個快閃的過客,偷窺別人家的花園吧。即使如此,遊歷多了,也總能在濃縮的光景中瞥見一地的風情。

風景與民居
大概只有無聊透頂的背包客,才會去逛民居吧!這杭州的城市規劃也很棒。打開地圖,你會發覺風景區/民居和行政區是分開的,地區功能清晰可見。到了當地,發現三者之間沒有難以跨越的設計局限,沒有突然橫生出一條無法跨越的大道或高牆,汽車和行人照過如宜。

原本以為自己住的酒店住於西湖邊,肯定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了,吃喝玩樂都被設計了;豈料大部分旅遊住宿都是在風景區與民居之間,遊客感受到人氣,居民也能減少滋擾吧?!


杭州書香濃
離開寸金尺土的香港地,來到杭州,幸運地遇上一間又一間大型書店,且大多毗連24小時營業的咖啡館,不間斷地供應閱讀空間和咖啡。書香、咖啡香和清涼的雨霧,就湊成我在杭州三天的美景了。

下榻的酒店剛巧座落在一間名為「悅覧樹」的咖啡館和新華書店旁,我這個偽文青當然第一時間跑進去,吸收其文藝氣息。木製的裝潢、黑鋼鑲嵌的玻璃門窗、原木打造的桌椅和軟軟綿綿的沙發,高低不同,任君選擇。裏面的顧客和職員連說句話也很輕柔,二十多人坐在大廳,仍感到十分閑適。

咖啡廳的另一面牆被打通,一道以書架為主軸的屏風背後,是與書店打通的大門。也是24小時,四層樓高,寛敝,明亮。內地地廣店大,這本沒甚麼稀奇;稀奇的是,書店的門面是哲理、文學和歷史書籍,安置在人人必經的大門口,工商管理等工具書呢,要走到裏面才看得到。香港的大書店豈敢如此。

碰巧這幾天杭州一直下著雨,同伴不得已地陪我呆了大半天,他也隨手拿起一本《小王子》靜靜地讀起來。一杯咖啡、一本書、一個吃得飽的法式三文治,以及一個可以逛一天書店,消費是三十七元人民幣。

因為是自由行,我們真的沒有坐車到處走,偶然經過杭州圖書館和少年圖書館(兩館是分開兩個地方的),也是一陣驚艷。晚上雨終於停了下來,我倆走在酒吧林立的大道中,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小玻璃城矗立著,每一方塊的玻璃都鑲著五光十色的LED燈,一群小孩子在門前的空地踼鍵子,我才注意到,它是少年圖書館。五層樓高,地面一層是親子休憩區和……漫畫閣!大約兩千平方呎的地方,放了無數風靡少年的流行漫畫,「頭文字D」、「海賊王」等等。究竟館長是甚麼人?

我這書呆子不愛看漫畫。邁出少年地帶,少年館旁邊是一個毗美香港大球場的杭州圖書館,門口石階上刻著「歡迎來臨知識殿堂」。我們來得太晚,只有自修室開著(OMG,24hours open again!)牆角放置了不同種類的期刊雜誌以供參考。幾萬平方呎的自修室,過百人在埋頭苦讀,不同年齡,不同目的,卻同樣安靜,大概一根針掉落也聽得見。這杭州太古怪了吧。

後記:
用腳在杭州走了三天,沒有太深的旅遊感受,因為一切都太愜意了,沒有被坑,沒有被撞,也沒有被唬。只是,心裏多了一個疑問:究竟杭州吃了甚麼靈丹妙藥,才能百毒不侵呢?


2014年11月11日星期二

自由的婚宴

九十九個月,八年零四個月,這是多麼漫長呀!朋友這場婚宴,發生在他們的第99個月,始於他們的十七八歲,令人感動。難道還要抱怨平淡日子沒有樂趣?再浪漫的愛情,日子久了,相信會逐漸淨化為一杯白開水,一杯每天都需要的白開水吧!辦一場聶聶烈烈的婚宴,該是一個擰開水龍頭的最具色彩的儀式。

一場婚禮,是一個承上啟下、昭告世人的儀式,讓雙方家庭正式締約為有法律效用的更大家族。在現代愛情故事裏,其實也是大時大節才會見面的關係。

每一次參加香港中式婚禮,都忍不住告訴自己:千萬不要做這麼儀式化的事兒。每位受邀來儀的朋友,花了個一千幾百,卻只是有緣和一對新人拍個照,和未必相識的賓客吃頓飯,看看指定出現的成長照組成的slide show 加上指定範圍內的音樂。親友們早一點來臨的,要不「游游水」,要不數數手指,等著開席。一場婚禮數小時,籌備數月,卻變了儀式。重點是:賓客的「人情」其實只夠付一頓酒宴的開支。

怎麼婚宴總是預設了方程式?男家禮金、女家嫁妝、宴會菜單、流程,甚至連「人情」也有定額,連播放的一對新人成長片段的slide show都是既定的模式和音樂。說俗點,平民的婚禮搞得有點像茶餐廳的「碟頭飯」。

或許,婚者會在中途花點兒巧思,安排一場特別的演出,場面是蠻浪漫,但當在再次站上舞台時,距離感突顯。也許,突顯主角是最重要的使命。

如何可以把人與人之間的祝福帶入婚宴當中,為各人帶來自由歡欣的交流呢?

2014年11月8日星期六

旅行的意義

「人只能活一次,我們無法驗證選擇的對錯,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只能做一個決定。」——《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生命看似有選擇,不是嗎?!選擇和哪個人做朋友、選擇讀哪一科目、選擇和誰談戀愛、選擇哪一份工作…… 是生活吧,因為「有得揀」,所以以為生命充滿選擇。

人只能活一次,沒有一個人探索世界的旅程是一樣的,無法複製。你可以複製我走過的景點,卻無法遇見我捕捉一抹微笑的瞬間;偏偏,這些瞬間築成旅程的生命,這些偶然築成生命的旅程。

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偷得生半日閑-記雨傘運動一個月

旺角的雨傘

今天是一個月。自八十七枚催淚彈投向群眾至今,已有三十個日與夜。

整整一個月,我敢大膽假設:香港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掏出生活的空閑來,細味這個香港:馬路的寬度、瀝青的粗糙度、年輕人的深度;當然,少不了自己的人情味道。

今天在旺角聽熊仔叔叔講故事──「偷閑」。香港的馬路一向塞滿車,有一次他坐巴士又被堵在半路中,一位中年男士忍不住打瞌睡,嘴角還微微牽起;突然,警察上車說他盜竊,後來還被判了守行為。他偷了甚麼呢?是「偷閑」!於是乎,他下半輩子更努力工作,不讓自己再有半點兒偷閑的時間,他的愧疚感才得以抑制。

我們的城市被譽為「最世界最急促的地方」。一片腳步聲中,我們總是有事在忙著。這裏沒有了思考「生活」的空間,沒有空去想活著是甚麼,也沒有空去想活在甚麼國度。

終於,營營役役的我們被八十七枚催淚彈嗆醒了,這個城市在一片煙霧彌漫中,突然靜止:
往日,學生們趕著去補習,今天,他們坐了在馬路上自己學習;
往日,辦公室女郎們忙著挽救逝世的花容,今天,她們關心公厠的洗面奶夠不夠;
往日,媽媽們趕著煮飯給自己的家人吃,今天,她們坐下來聆聽未來的聲音;
往日,白領們晚上趕著去消遣,今天,他們到馬路上感受瀝青的粗糙;
往日,警察查問街道上的任何一人,我們只是揚長而過,今天,我們停下來了解執法所為何事;
往日,我們慌忙略過麻煩的政治文章,現在我們討論它和生活的關係……


一個月以後,我看著自己和身邊的朋友悠悠醒來,從快速播放的生存節奏中醒來。生活需要工作,生活需要金錢,生活需要自我保護,生活更需要思考「生活」的「半日閑」。

佔領行動,沒有必然結果,正如生活沒有必然的道路。


謝謝一班香港廣告人製作的影片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

Don't let money run your life

像受了軍訓般,她每天都在七點廿十分起床,入洗手間梳洗打扮,入卧室換掉身上的睡衣;然後,打個呵欠,倒頭又睡得像世界消失了般。

接近中午十二點,她的媽媽喚她起床吃午餐,然後她的媽媽上班去了。明早五點才會回來。

恐懼與欲望
別讓金錢帶著你走

所謂失業期間,其實是一段幻想片段,人非為工作而生,沒有工作豈能簡化為失業,活著不只是工作,用「失業」二字來形容沒有賺錢的時間,實在有損活著的價值。別讓金錢帶著你走。Please don't let money run your life.

一個坐在馬路上的原因 (二)

「最初,他們來抓共產黨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來抓社會主義者,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社會主義者;

再來,他們來抓工會會員,我不說話,因為是為不是工會會員;

後來,他們來抓猶太人,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他們來抓我,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 德國牧師 馬丁.尼莫拉

2014年10月25日雨傘運動第二十八天

二零一一年,九月。我坐在教授的辦公室裏,聽他侃侃而談當時的特首選舉,他認為讓一個做過基層的人坐上去,或許能帶來新面貌,總好過笨蛋當政。我卻隱隱覺得這會是一場「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危機,其人權力來源不是民間,尤其梁乃「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之輩,估計強勢的人當領導,只會令政局白熱化。老師若有所思,他不明白草根看世界是很直接的。

二零一二年,九月。剛畢業的我坐在添美道上,同場尚有十二萬和我一樣渺小的市民,最多的是中學生。我們在要求撤回「國民教育科」,那個忽略公民教育的國民教育科。十二萬人的呼喊聲逼使政府撤回科目。那年,我剛脫離學生行列,那年,我才知道這一代的中學生已經醒了,他們的老師和父母也有部分睡醒了。

二零一三年,九月。我們又聚集在添美道。這一次,我們多了一項娛樂:看電視和看明星。香港電視想辦免費電視台,香港新一代想睇新的電視頻道,我們都厭棄獨裁者的CCTVB 和「不存在」的ATV。然而,廣播及通訊事務局說:「香港電視台太多會削弱現有電視台的競爭力,會鼓吹惡性競爭。」於是乎,資金及製作班底已然就位的香港電視台,輸給了只是不斷重覆播放粵語殘片的亞洲電視。這一次,雖然無法改變政策,但連明星們也得從染缸裏探出頭來,看看誰在剝奪他們的就業機會。

二零一四年,又是九月。又是添美道。這一次,我們不敢有任何娛樂,連吃個飯也顯得低調而謹慎,因為,這一次所有人都得代表所有人。我們在與龐大的獨裁政權正面交鋒,在一個獨裁體制下,我們竟然要求有公民選舉權,我們想建設自己城市的建築藍圖。這下糟糕了,獨裁者的原則,就是摧毀家園,以強權逼使人人把他當爹娘,當紅太陽,忽然有子民說,你不是我的天。

港府不敢做。我們這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香港打工仔、揹負著考試升學才是王道的包袱的學莘,竟然敢在老虎頭上捋鬚。我們得屏息靜氣。選擇坐在馬路上,是想讓還在睡著覺走路的香港人停下來,睜開眼睛,看一看今天的世界,看看眼前隻老虎的姿態;選擇坐在馬路上,是想讓在老虎面前卑躬屈膝討口飯吃的官宦們下車走走平民走的路;選擇坐在馬路的原因,是因為要讓力圖改變的一個人,看見另一個人的努力。

群眾的力量需要在一個光明磊落的地方,才能發熱。幾以萬計的人民橫躺在政府機關門外的馬路上,不呼、不喊、不哭,只是卑微地坐著,和旁邊的那一個人低聲訴說著自己的願景,多麼卑微呀!這種力量,能抬起政權嗎?這種聲音,能叫醒鐵屋裏的沉睡的人嗎?這種願景,能繪畫出美好的藍圖嗎?

我們要求撤國民教育,我們要求廣管局公平對待商人,全都都要訴諸街頭運動。為甚麼?因為站在政治角度,我們都不是公民,我們連最基本的政治選舉的權利也沒有。

香港人只能在一個光明磊落的地方,建造一個紀念碑,讓它睡在馬路上,讓尚能說話的人,尚有話說的人,去那裏說話。有一天,去那裏,只是慶祝獨裁者的逝去。



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

童年的回憶

由於地理上的斷層,我已經有十五年,沒有回頭看過童年的人事物了。

我是「中港婚姻」的產物,爸爸在香港,媽媽在內地。五歲的時候,連媽媽也移居香港了,家鄉里只剩下我和哥哥兩個在呆著。就這樣,童年的回憶裏,是和哥哥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下自由奔放的回憶。

我們沒有親戚照顧,只能依靠著鄰居的仗義幫助下,兩個小孩兒自己學著獨立。 從五歲開始,我就要自己做飯。第一次煮飯是用圓圓的炭爐, 還記得,上面的米還沒有煮熟,下面那一層就已經燒焦了。

沒有父母親在身邊管著,也是有好處的:自由自在,不用和誰交待。當時我們像孩子王,通山亂跑,削竹垂釣。有一次,更野了心,和其他孩子們去小賣店裏偷了一包瓜子,當場就被抓住了。別家的孩子都有父母來說情,只有我們倆默默地挨罵。

自由自在的童年,少了爸爸媽媽嘮嘮叨叨的聲音,卻多了一份自己承擔責任的早熟。

2014年9月8日星期一

程班長的牛肉麵味精太多


在程班長就是要講國語!甫步入位於荔枝角工業大廈一樓的店面,立即迎來一連串響亮又溫軟的國語版「歡迎光臨」,五六位店員,大部分都是朝氣勃勃的年輕女孩,感覺很不錯。

但是,我期待店員講國語的同時,也保持著台灣人溫柔的待客之道,溫柔地傳上食物,也別只顧著自己聊天。人家都自說自己,感覺自己去了別人家,又被冷淡對待似的。尤其那裡是一間沒有窗戶、沒有開放大門,也沒甚麼裝潢的工業單位。

賣質素 質素有味精
既然其享富盛名的是台灣牛肉麵,我們就點這個吧!另外還點了一份雞排鐵路便當。這牛肉是可以啦,有滷水味也有咬口,只是千萬別喝湯;這雞排嘛,千萬別點了,黑焦乾扁只是咸味。 我期待的這工業大廈裏面五十元一份的牛肉麵和雞排鐵路便當,應該是無味精的真正無味精的食物味道。

質素和體驗誰重要?
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太感情用事,而台灣這名字又太煽情呢?台灣的美好想像給弄到神智不清,以致好不好都分不出了。

2014年8月27日星期三

也不知道想說甚麼
只是有點藍
染藍了我的氛圍
在心頭化開

開始在想以十年計的事
發覺哪裏也不及
在這裏快樂
快樂不是要去哪裏而是
在這裏種植灌溉

我的種子
鬆鬆的泥土染藍了
種子的睡夢
夢中小王子在呵護著
玫瑰的刺
紅紅的花瓣尚包裹在
藍藍的種子裏

只有小王子和玫瑰知道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

帶我來此岸的妳

昏黃的燈 長長的木椅
一群嚷著不同語言的小孩在旁邊追逐 夜不知返
妳我手各一枝乳酪飲料 啤酒的滋味
竟然在便利店嚷著要買 喝了數口又嚷著甜

妳說情義 才是要關懷的
物質無關重要
「姓甚麼?」
妳關心的竟然是姓氏和他的成長 

哈哈哈

昏黃的燈  喧嘩的夜
牽著妳的手 分享著新發掘的泉源
帶我來此岸的情人唷 妳就是泉水的源頭

如何辦好一場創業比賽

相信我,這是一件冒險的事!
豆腐磚一般的香港,土地巨擘掌管了商場、房屋、餐廳、交通,哪來這麼多空間讓人創業?竟然還有人每個月辦一次創業比賽,不派錢,還想左挑右選,招賢任能?事實是,每個月招徠五至六個創業團隊、每次二至四位評判坐鎮,每場觀眾過百。不得不佩服創辦人的視野和膽識。已經第十四場了,每辦一場,便感到成長了一點,當是每月檢測站。因此,整理了一些個人的觀察。

一、小型團隊 傾出共同目標
我們這個團隊,由最初三個水兵,一直增加到今天的六人團隊,期間經歷二次管理層變動(即有經理→冇經理→有經理),一直如期舉行,在香港挖掘出六十七個創業團隊;邀得三十九位商界名人擔任評判。鮮有重覆者。只是一年的時間。為甚麼管理層調動,計劃以至於公司仍能如期運作呢?

二、分享理念 了解方向
不是因為經理的角色可有可無,而是公司文化鼓勵開放討論,老闆員工經理,不論職位,話語權一致。同時,這裏也容許出錯,容錯一起試,上下理念共融。自由度之闊也激發人的責任感,員工們提出意見,自然也得展理一定的執行力來證明吧。所以,即使老闆沒有硬性規定「追數」,員工也會認真達標。重點是,團隊小,各人都得到足夠的注視。

三、厚面皮 賣體驗
那我們是如何散播消息,不費分毫也能招徠科學園、數碼港的專業團隊?真人式溝通不可或缺!既然培養了一批能向外宣揚教義的團隊,當然得好好善用。不用cold call,,我們直接走出去,和有潛力的創業家面對面遊說。終於明白售賣員何以要親自上門sale 啦。直接了當。這種功夫是職場需要,創業者更要練到爐火純青之境界才內望突圍而出。
但我們不限於口水式噴薄,我們賣體驗。自從有了第一次擂台比賽,凡有潛質參加下一輪的,均被邀請出席其中一場,當觀眾,讓其自己發掘價值。至於成效呢,就見仁見智了。

四、反覆練習 不停檢討
好!即使團隊貨夠了,也不代表觀眾願意看十四場創業比賽!這裏的優點是試!不斷試,把所有缺點、優點都翻出來,用放大鏡照,不善者改之。正如台上的演講者,無論他是多麼老練的公共演講家,凡上這個擂台的初創企業,也必須參與採排試演,監工是我們這些半桶水的創業界員工,也因此能以常識去糾正專業人士的盲點,令每一個五分鐘演講,都能清晰演示。

後記:
話雖說得美,執行上其實遇見不少困難,也充滿壓力。第一場做得好,不代表第二、第三場辦得到。幾乎每一場都得咬緊牙關捱,沒有參賽者、找不到評判、沒有足夠觀眾,要拉下臉皮邀請,才勉強湊足數。真心問搞黎做乜!

後來學精了,學會分散投資,不再孤注一擲,雖然關依然難過,總也不會常常臨急抱佛腳。
真是一場冒險的事。

2014年5月10日星期六

雲南 可遠觀可褻玩?(二)誰抹殺了一片白雲?

寫了上一篇雲南遊記後,才驚覺其偏激狹隘,反過來一想:旅遊業的蓬勃,因其文化而誕生,是否也因此而扼殺了文化?
  在麗江和香格里拉逗留了四天,一直都不太暢懷,提心吊膽,只能把所遭遇的,當作是和旅伴的一種平和日子難得的考驗吧。然而,我所見所聞,也只是瞎子摸象,看見的只是鳳毛麟角。人怕出名豬怕肥,地方也是。名勝的下場往往是媚俗。想避開媚俗,旅者自己要吃得苦,放下必遊景點的身段,離開繁華都市才有望發現文化之美。

  上一篇講到我們第一天在古城中閑逛,看見了一個具有古代建築特色的商業城,她的主題曲是麗江小倩;第二天,我們仍選了預製的旅行團前往香格里拉。這個團實在很便宜,二百八十元人民幣,兩天團,包來回,包食宿。箇中當然有很好玩的原因,是旅遊特色體驗之一,但不是人人都玩得起。
我們被導遊帶到這座藏廟之內,想不到藏廟內也做著忽悠凡人的寶藥黨。一位布衣僧人領著我們走了一圈,寺內陳列著一幅幅聽說是藏傳佛教的醫藥寶典;到了參觀尾聲,僧人打開一道隱藏的門,裏面坐著五、六位穿著喇嘛服裝的醫生,為我們看掌診症,開價四百八十至千元不等。


上圖是一個潛建的景點,由於貨櫃組成。它圈起了一片草原和雪山之巔。免費進場,走的時候必須經過這些由貨櫃砌成的購物點,遊客得一圈圈地走,才走得出去,把原本一步之遙的門檻路拉長成六分鐘的寶藥售賣場。一條龍服務。

雪嶺之巔──人神居之
虎跳峽──虎視耽耽,唱著澎湃的歌
峽邊的石岩──誰支撐著虎跳峽的生命
   遊歷世界有很多方式,其中一個方法是100%自由行,背起背包,只坐公車或靠雙腿,手執地圖四處走,迷了路的話,大不了隨便找個旅店下榻。更厲害的,是騎著單車,把行裝拴在車後,勇往直前,更更厲害的是100%自由走(路),完全不坐任何交通工具,只用兩條腿。走過十多個國家,我只遇見過一位這樣的男士。他從荷蘭走到保加利亞,目的地是土耳其,歷時半載。

  或者,半自由行,在網上找了一些旅行團作參考,到步後找個旅舍問問路線,跟著前人自己遊,或者,跟跟當地的一兩天短線團,走走網上介紹的景點,勝在便宜。當然,便宜的事自有其代價:你有可能和在地人失諸交臂。在雲南,我見的,交往的,幾乎都是外地商人,他們覷準雲南之美,也比我們更厲害,走到這兒來開商店,外地人當外地人的導遊。

  讓人掛在心頭的遊歷,往往成為生活中的一種成長經歷。這,就是旅者在穿州過省之間所獲得的意義。

2014年5月1日星期四

雲南 可遠觀 可褻玩 (一)在麗江聽不到納西故事


久聞雲南之美不勝收,選了繁花尚未開苞之時節到訪,本欲一嘗其她淡雅之美,卻遇上當地商人的黑雲罩頂,一趟四天的麗江--香格里拉旅程,一路都得提高警覺,和商人們鬥智鬥力。

甫到麗江機場,發覺已上鎖的行囊被強行拉扯過,既然都是背包客不值錢的衣物,也就算罷;步出機場被十數位生意人列道歡迎,更從後追趕,我們只得跑上標有明碼實價的計程車閃人。司機當然也不放過推銷自家旅遊品牌的機會,不過也不算吵耳。都是旅遊聖地的生存之道。

計程車一路奔向千年古城,但覺高速兩旁平原廣闊,農家散佈,似是樸素,乾爽的空氣,夾雜著陽光和青草味,甚是怡人。我們的第一站是束河古鎮而非旅行團必去的麗江古城(即大研古鎮)。愈是熱門的景點,商業氣味愈發濃烈。這次選擇古城以北五公里的第二古鎮,是對的,也是錯的。

束河城門口
由於是淡季,束河古鎮的晌午顯得懶洋洋,棕木色的城牌在陽光下變得柔和,遊人三三兩兩。在城門口遇見兩位似乎有所歷練的香港夫婦,騎著單車歸來,把自己的九天遊歷講得眉飛色舞,似乎來對了地方。

束河果然比較悠閒,商店一不拉客,二不講價,打開門多是貴貴的明碼實價,一個麵包十大元。鎮裏多是明代建築,木製的亭台樓閣,垂柳依依,傍著小橋流水。水上方是九鼎龍潭,往束河注入源源不絕的清泉,水向下流是古鎮,似是向大研流去。從上而下,一入一出,佈局巧妙。然而,我不敢確定水真的往古城繼續流。兩個古鎮中間的五公里路,被現代化的樓房和平整的馬路填滿了,沿途不見一注清泉。

腳踏在被踩得光滑的大石板路上,楊柳條不覺意拂過肩膀,流水在腳旁潺潺,彷彿投進數百年前的宋明時代,真想投個客棧,喝杯茶。這個發幽古之思的心情,只適合清晨或深夜。白天和黃昏是不可能發的。遊人全都起動,商店打開門做買賣,全都是從外地輸入的批發貨,你就會知道:都是堆砌出來的。

麗江藉著「古城」之名,不斷複製出新的「古城」,束河、白沙等徒有古之名,實質人去樓空,建立這片古地的族人跑光了、建築在不斷的祝融之火中融掉了、東巴古文是圍牆上的裝飾品、語言也被外省來的商人淡化。怎麼看,都覺是取悅遊客的渡假城。古,消失於城中,古城的故事也隱沒了。
納西的歌是他的,而不是規定要播放的麗江小倩
東巴古文 聽說是世界碩果僅存的活象形文字

悠遊在街角
雲南十八怪
木府後門-終於避開了古城如鯽的遊客群,瞥見靜謐一角
黑龍潭公園-七點後免費入場,因此有幸與當地居民把臂同遊
不辣的麗江菜-水性楊花是也

2014年4月6日星期日

變的是活著的人

一晃十年,看著爸爸的照片,這麼遠,那麼近。已經十年沒能牽著爸爸的手一起逛街了。

他的形象也日漸模糊。他(作為中醫)為我號脈時那凝神靜聽的認真;他(作為爸爸)講盡天下奇妙故事時的風騷;他(作丈夫)坐在客廳中央頤指氣使的嘴臉;他(作為父親)斥責兒子的嚴厲... ... 已是朦朧的輪廓。

十年前的暑夏,他瘋了般翻遍家中的醫書,眼睛由白轉黃,一直精瘦的身軀突然腫脹起來,本已不甚溫和的性情也大變;有一天,醫院的院牧告訴我們:你丈夫說,他不想走了也帶給妳負累。秋至,總算熬到了中秋,共享了月圓的一夜,他的甲子,也就被洪流帶去。

十年來,我常常恨自己種鐵不成鋼,當時的稚嫩,令我沒能為他捧上一大堆勵志的書卷,把他從“能醫不自醫“的憂鬱中拉扯出來,也不懂得擁抱,給他觸得到的溫暖,傳遞力量... ...

十年後,再次端詳爸爸的臉,即使隔著黑白照,仍能感受到他的孤傲。

變的是活著的人。

今天沒有了紛紛春雨,不用牧童指路,魂魄也不再欲斷不斷。日正當午,我第一次買了小花,配上粉色小瓶,為父親的黑白照添上一抹繽紛。媽媽一掃往昔的愁雲,趁著我們走開去燒衣時,靜悄悄地和老公說話,嘴角是從容的。

爸,媽媽終於自由了。她自己開鑿了一片天地!

2014年3月2日星期日

朋友還是該見面的 What’s App 不能幫我

  昨晚和朋友在家樓下繞行五個小時,深深的夜,默默的腳步聲,無盡的話語,交換的,不是平日在電話裏以符號代替的短訊,而是思想和對對方的關切之心。我就知道:朋友還是該見面的!

  一直奇怪自己和他人的網絡是怎樣形成的?我站在自己一塊小小的浮冰上航行,自己一個的話,很難站得穩,於是乎,我想和旁邊的同類牽手,聯成網絡,鞏固彼此的生命,關係就此產生... ...

  是這樣嗎?有了What's App這類即時傳訊工具後,我似乎懶躲起來:一機在手,我可以輕易地loop朋友的近況,快速地向對方傳遞短訊,打漏更可即時補漏。不管對方願不願意,你或他也得被動地接受。幾乎每天都能輕易交流,但其實,我並沒有從中感受到對方的心情和思維的轉變,他也如是。

  時間因科技擴展了,用秒速計算;關係卻更疏遠了, 著緊卻不再打電話,也不再登門造訪,而更常是用難以作深度交流的即時通訊工具,隔著雲端對話。怎麼溝通。爸爸媽媽談戀愛,是用以頁數作記錄的長信,到了我們談戀愛時或許尚能展示出來,作為後代的教育。到了2014年戀人呢?我們以秒數的「嗯」、「好」、「喔」之類的短訊交流,今天過了,明天便難以追溯。它隨時在字海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卻也隨時也可以在數碼世界中被公開。

  科技沒有改變浮冰的狀態,只是加快移動的速度,愈追求科技的前進速度,愈縮小自己思考關係的空間,變得淺薄而無味,快速的對話無法培養出使人契合的黏合劑,面對面的勇氣隨著時日逐點消失... ...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浮動、脆弱,一不小心便失去平衡,把聯繫著的人也拖進水裏;人和人的關係也可以很強壯,當兩塊浮冰黏合,互相扶持,浮冰的狀態便可改變。這需要時間和心機去經營,不是偶爾一兩個短訊敷衍便可。

  朋友呀,其實我想說的是,朋友是需要直接、有溫度的連繫,隔著雲端,始終太遙遠了,無法想像此時此刻的背景和心情。

  想念的話,我最好還是打通電話,至少聲音裏有你們的溫度!

2014年1月1日星期三

鳳凰旭日

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事隔兩載,有幸再次於鳳凰山頂會吾旭日之初昇,天公造美!


  清晨六時許,一線淡淡的藍調在連綿的山邊,在滿天星光的烘托下,慢調思理地,幻化為粉紅,橙紅,橘黃,畫出峰巒疊翠;此時,夜星已退,整片天被染成乳白色,有點迷濛,過了大半小時仍不見其蹤影,讓人誤以為濃霧囚禁了太陽,差點棄暗投明,鬆人也。

  此際,山頂靠右的觀光客嘩啦啦地指著海中央,擦眼一看,原來旭日並非在正東方,而是偏南,於海中央,裊裊昇起。它起初只是像剛燙傷的肌膚,泛起淡淡的紅印,然後漸漸變成粉紅,橙紅,金黃,映照著擠滿山頭的觀眾,也一臉金黃。
  
  除了旭日,連接1314的這個晚上,天空繁星閃爍,亮晶晶的點綴著黑夜,雖不能照亮崎嶇的山路,但在流星飛湍間,我看見了活著的美麗。

後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夜探鳳凰」這件事,事前被想像成挑戰人體極限的大冒險,我們嘩啦啦地討論了整個月才終於捱到出發之日。但原來,她的難,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

  當我終於開始用自己雙腿一步步蹬上去時,才真正感受到一步一步向前走的力量之強大!只要踏出第一步,再沒經驗的人,也有攀上高山的可能。

新年伊始,非常美麗:)